华·创作 ▎贵州地质博物馆竞标方案创作札记

2016-02-29 作者: 李鸣正


在这篇札记中,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华阳国际广州公司参加的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暨地质博物馆投标项目的方案创作。


如果仅仅从最终的评标结果来看,我们虽然战胜了许多强劲的对手,却惜败于拥有一定主场优势的贵州省院,只取得了第二名,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输了。这样的结果原本代表着这是一次充满遗憾并将被快速遗忘的尝试和努力。然而,借助“华·创作”平台给予的机会,我们希望将这次方案创作的构思和成果稍加整理和总结,并把其中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内容和想法向大家展示和分享。




看到的和看不到的

发现自然之美背后的逻辑


贵州是一个多彩而奇特的地方,这里民族多样、文化多元,其自然山水更是莫名的奇妙。在如此精彩的语境之下,要设计一处能承载和展现贵州地质之美的省级博物馆,对我们来说是相当有趣的挑战。



面对贵州丰富优美的地形地貌,足以让人沉溺,在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后,我们发现不可能也不应该用单一的几何形体或空间去直接代言这一主题,如果那样做,必然存在以偏概全的质疑。


因此,我们决定静下心来,尝试思考并发掘形式之美背后的逻辑(形成的逻辑和结果的逻辑):“水和空气”是地貌形成的诱因;地貌多样性呈现在“地面与地下”两个维度;地貌形式的结果是“单元化与非唯一”的。




一切自然而然

形式不是目的只是结果


当我们决定放弃以单一地貌形式出发,转而通过地质形式背后的逻辑来统领方案设计的时候,建筑的外部形式显然已经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而仅仅是设计逻辑控制之下的结果。我们希望博物馆是一个能容纳更多具有贵州地质地貌代表特征并反映地貌形成逻辑的容器,因此便有了“藏天地,合九方”的总体构思理念,在此之下,利用最简单的方形作为基本几何构成单元,再根据用地特点、交通分析、功能需求等要素来控制建筑的规划布局和总体体量,一切自然而然。



空间也是故事

用方圆虚实来叙述故事


用方圆虚实来叙述故事 脱离了对建筑外部形式的过份执迷,我们将设计的重心聚焦在建筑的内部空间,我们相信空间不应仅仅承载展品和服务,还可以向参观者叙述特定的故事和情感,让参观者获得最丰富的真实体验。


我们从代表贵州地质的经典案例中提取有趣的空间单元或形式片段赋予不同展厅,让他们拥有各自的主题和情感,然后再将这些空间巧妙的拼接联系起来,让展品和空间共同叙述代表贵州的独特地质故事,并且让观众随着空间的方圆虚实变化体验情感的平、乐、抑、扬。




快乐很重要

参观者和设计者的快乐都很重要


我们希望通过设计为建筑的参观者和使用者带来快乐,贵州地质博物馆具备这样的先天基因,当我们将贵州丰富的不同地貌特征抽象呈现在建筑之中的时候,博物馆展现的不再是沉重和寂静的格调,而是带上了能够给予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参观者充满想象空间的喜乐氛围,就像置身在伟大的高迪公园式的连连惊喜。



另外,我们相信要设计快乐的建筑,参与的设计师必须也是乐在其中的(起码在创作构思的阶段),我们让团队中的每位设计师都轻松自由的阅读贵州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在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地貌空间制作简单的模型,然后将这些单元以不同的方式和逻辑整合在一起作为空间原型库……通过这样半工作半游戏的过程,设计师们能更加积极和欢乐的参与到建筑的概念设计之中,只有快乐的设计才能创造快乐的建筑。




最后的满足

让构思和创意暂时活在虚拟的世界里


投标或许不仅仅是成王败寇的游戏,而是一个展现设计理念和构思的舞台,我们相信只要充分珍视灵感的火花、发挥逻辑的魅力、坚持原创的热情、继续学习和努力,机会总会到来。


团队成员:李鸣正、宋文贤、连剑、张栋、孙斌、张睿、朱金波、钟志慧、王楚君、王珏


点击观看贵州地质博物馆竞标方案解析视频



其它研究